別再為如何愛孩子而煩惱,掌握這3件事,你也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得力的引路人。
01 要舍得用孩子
“刀不磨會變鈍,孩子不用會變懶。”這句質樸的俗語,道盡了成長與鍛煉的真諦。很多父母正不知不覺地陷入“過度代勞”的誤區(qū),在家替孩子疊被、穿衣;在外替孩子背書包、畫板、水壺。
這些本應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,卻全被父母大包大攬。長此以往,孩子漸漸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,心中沒有絲毫感恩與愧疚,反而理直氣壯地認為:“你為我做這些是應該的。”
智慧的父母會巧妙地用孩子,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,就支持孩子自己干。
當孩子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時,哪怕只是端來一杯水,父母也要欣然接受,并給予真誠而熱烈的夸贊:“有兒子就是不一樣!”“有女兒可真好!”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,卻如同一束束溫暖的陽光,照亮了孩子的心靈,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,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幫助父母做事。
從小就被“委以重任”的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學會承擔責任、解決問題,長大后才能擁有強烈的責任感,成為能扛得住事兒、經得起風雨的人。
02 堅定地相信孩子
疑心重的父母總愛用懷疑的眼光看孩子,不相信淘小子會干好事;總是把孩子看成說謊者,不相信他們。
在你懷疑的目光中,孩子可能反而會選擇說謊,變成一個言而無信的人。
智慧的父母會一直堅定地相信孩子,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。
父母給予孩子的信任,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,能夠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潛能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信任時,他們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實現(xiàn)夢想,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,有力量去突破自我。這種源自內心深處的自信,將成為他們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,助力他們走向更加廣闊的人生天地。
03 更看重過程
人生最大的財富是體驗,體驗成功、體驗失敗,對孩子來說都十分重要。
智慧的父母,更看重過程。他們認為,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,自己闖出一片天地。
與其讓他們面對挫折時,感到憤怒、無助,不如從小摔摔打打,經歷失敗與痛苦,“撞”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。
父母要用實際行動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:失敗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在失敗中學會自我保護,學會堅強面對,從挫折中汲取成長的力量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